4月15日,以"智源齐说·创新驱动,应用领航——大模型赋能新时代"为主题的“2025大模型应用大会”在北京中关村隆重召开。大会汇聚政产学研用各界精英共探大模型应用路径,深度聚焦大模型技术在产业变革中的赋能效应,旨在搭建智能时代应用场景拓展升级的国家级交流平台。
本次大会由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国电子商会主办、中国电子商会大模型应用产业专委会具体承办,得到了众多单位的协办支持,以及CBI传媒、好医工、动脉网等媒体的宣传报道与直播支持。
大会汇聚了来自政府、学术界、产业界及投资界的众多精英,500人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交易中心颐和厅座无虚席,共同探讨了大模型在医疗、中医药、教育、数字政府建设、数据治理与安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未来发展。
中国电子商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其发起成立的大模型应用产业专委会,聚合了研发、生产、服务、应用全链条的头部机构,已形成国内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产业协同平台。此次举办的"大模型应用大会"作为品牌系列活动,将充分发挥中关村创新策源优势,虹吸全国大模型关键资源,构建"技术攻关-场景落地-生态培育"的闭环生态。
站在2025年的历史节点,随着国产大模型技术成熟度跃升,大会主办方预测:本年度将成为大模型技术爆发的关键窗口期。通过搭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本次大会不仅将集中展示大模型最新应用成果,更将推动建立行业标准体系,培育创新应用标杆,为我国抢占全球人工智能竞争制高点提供战略支撑。
本次大会由多样性的生态活动组成,包括:合作签约、大模型开放工作坊启动、大模型大赛启动、政企一对一洽谈、大模型成果展示、大模型成果报告等,可谓精彩纷呈,在一天的大会期间浓缩呈现,通过多样性生态活动的综合开展,达到了企业成果多方位、多层次的展示效果,极大地促进了合作,努力地实现“让大模型应用到每个角落”的专委会愿景目标。
“开场”篇
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子商会常务副秘书长刘英主持。
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彭李辉:呼吁共筑大模型产业生态 强调安全与发展并重
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彭李辉在致辞中强调大模型技术对国家科技竞争力及行业变革的关键作用。新成立的大模型应用产业专委会聚焦四大核心任务:吸纳行业精英、制定技术标准、深化产学研合作、培育复合型人才,同时严守数据安全与用户权益保护底线。彭李辉指出,依托商会1.6万余家会员企业及全球50余国合作网络,可以助力大模型应用产业专委会推进应用场景与国际市场拓展。
中国电子商会大模型应用产业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成文:大模型赋能产业升级 专委会推动生态共建
中国电子商会大模型应用产业专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成文在“智源齐说 · 创新驱动,应用领航 —— 大模型赋能新时代”的大会主题报告中指出,大模型技术正加速渗透医疗、教育、制造等领域。他强调,当前技术发展面临数据质量、算法优化、算力成本及安全隐私等挑战,需通过标准制定、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加以破解。专委会将重点部署四大行动来解决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开展场景化“落地培训”、打造“大模型应用大会”品牌活动、创新“政企精准对接机制”、组建“大模型开放工作坊”,从而为大模型技术高质量发展构筑生态底座。
张成文表示,专委会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汇聚行业资源,促进跨领域协作与全球化发展。通过组织标准制定、产业升级、人才培育及国际合作等举措,持续释放大模型技术潜能,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创大模型技术规模化应用新局面。
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以“可信智能辅助精准诊断”为主题,分享了可信智能技术的核心原理和实现路径,并展示了该技术在医疗诊断中的显著优势和广阔前景。张院士强调,可信智能技术是实现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的关键所在,未来需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崔泽实:大模型技术推进医学装备智能化发展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崔泽实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医学装备呈现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创新不断推进、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国产化率逐步提升,以医疗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且国际化步伐加快的发展态势。”大模型应用大会”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共享共赢、共同发展的平台,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将共同探索医疗大模型创新发展之路。
“合作签约”篇
大模型应用产业专委会与中关村数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的签约仪式在中国电子商会常务副秘书长刘英的主持下,由中国电子商会大模型应用产业专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成文与中关村数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副理事长贾昊进行了签约,本次签约将有效整合双方在技术、资源、平台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全方位加速大模型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大模型应用在各行业的广泛落地,将为大模型应用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工作坊及大赛启动”篇
"大模型培训开放工作坊"的启动展现了跨界赋能新路径。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平台与工程化部主任曹峰,中国电子商会大模型应用产业专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成文,九章云极DataCanvas副总裁司洋,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数字化产品管理部部长南雁飞,同方知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周永共同启动了"大模型培训开放工作坊"。工作坊将推出体系化“场景化落地培训”课程,破解技术普及难题,推动大模型技术在金融、制造、教育等领域的深度应用,现场嘉宾对人才培养平台的发展前景给予积极评价。
张成文在会上号召有影响力的企业与专委会共建“大模型开放工作坊”,深入推进大模型在各个垂直领域的落地应用。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第二届医学装备创新大赛医学装备人工智能分赛”暨 “中国电子商会医学装备大模型开放工作坊”启动仪式同步举行,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常,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崔泽实,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数字健康部主任冯天宜,中国电子商会大模型应用产业专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成文,深睿医疗创始人、CEO乔昕,讯飞医疗研究院院长贺志阳、北京联影智能研究院智能诊断研究所所长钱真、九章云极DataCanvas副总裁司洋,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人工智能和医用机器人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谢子归一起启动。
“三维数字大模型开放工作坊”启动仪式由中国电子商会大模型应用产业专委会主导,联合北京浩宇天地测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起。
启动仪式上,浩宇天地董事长尹文广发表主题演讲,阐述三维数字大模型在智慧城市、工业仿真等领域的实践价值。
“首届超声医学前沿应用及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暨 “超声大模型开放工作坊”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装备技术分会、中国电子商会大模型应用产业专委会、成都天府锦城前沿医学装备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聚焦超声医学领域的前沿应用,探索与大模型技术的创新融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装备技术分会名誉会长王金锐、国家卫健委能建超声专家委员会名誉主委毓星、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崔泽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装备技术分会会长崔立刚、成都未来医学城管理局局长李代伟、中国电子商会大模型应用产业专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成文、成都天府锦城前沿医学装备研究院副院长刘畅参加了启动仪式,共同推进超声大模型的应用落地与开源开发。
“政企一对一洽谈”篇
”大模型应用大会”期间,政企一对一洽谈会成功举办。廊坊、张家口、石家庄、保定、呼和浩特等多地数据局,哈尔滨投促局,尚志市政府,拉萨经信局、成都经信局,成都青羊区投促局、成都青羊区新经济和科技局、桑植县政府等政府部门,以及拉萨市人民医院、石家庄以岭药业等行业用户积极参会,现场与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安恒信息、超图集团、摩尔线程、九章云极、深言科技等2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围绕项目合作与产业落地进行一对一洽谈。项目合作上,政企探讨整合政府数据,开发政务、城市管理、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大模型应用。产业落地方面,聚焦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推动大模型技术与本地产业融合,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此次洽谈有效拉近政企距离,强化沟通成效,达成信息资源的充分、深度共享。
“大模型成果展示”篇
九章云极、上海柯渡医学、上海森栩医学、广州柏视医疗、上海润达医疗、北京致远慧图、杭州古珀医疗、安徽太昊智能、商汤科技等企业进行了大模型成果展示,达到了非常好的现场交流效果。
“大模型成果报告”篇
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平台与工程化部主任曹峰深入分析了大模型落地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他指出,尽管大模型技术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为此,他提出了加强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化研究、推动场景化应用与商业模式创新等具体举措。
九章云极DataCanvas智算产品资深技术专家蒋宁以 “高性能高弹性智算云平台加速大模型应用落地”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九章云极在智算云平台方面的最新进展和突破。她展示了该平台如何凭借卓越的性能和弹性优势,为大模型应用的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算力支持。她表示,九章云极将持续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化,为大模型应用产业提供更加高效、可靠、智能的算力解决方案。
百度技术中台群组市场顾问吴昊在大会演讲中提出"AI软件工程演进四阶段"理论,系统阐释AI对研发范式的重构。他指出,从L1级代码提示加速,到L2级单点研发赋能,再到L3级智能体任务拆解与多模型协同,百度正通过"文心快码"等智能代码工具实践L3级应用,并加速向L4级自然语言编程演进。吴昊强调,AI原生研发范式将推动工程师大幅提升研发效率,释放创新潜能,引领软件工程进入"智能生产力"时代。
百望股份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李国平以"数据-智能-价值"为主线,分享数据要素赋能产业升级的百望实践。依托2800万家企业交易数据构建的金融数据智能服务平台,通过企业授权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精准营销与风控指标体系与模型支持。李国平呼吁政产学研协同打造可信数据空间,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共同构建高质量数据驱动的大模型智能生态,夯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加速中国新质生产力壮大腾飞。
数坤科技大模型方案总监赵天添详细阐述了数坤科技在AI赋能医疗智慧化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分享了数坤科技在全国多个区域的落地案例,展示了AI技术在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方面的显著成效。她强调,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AI将在医疗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数字健康部主任冯天宜从数据要素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数据在推动医疗健康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他指出,通过加强数据治理和流动,可以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的价值,为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装备技术分会会长崔立刚在致辞中强调了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在解决超声医学影像问题中的巨大潜力,并宣布启动“首届超声医学前沿应用及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及 “超声大模型开放工作坊”。
北京智慧经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CEO余中分享了中医AI大模型在推动数智中医药发展方面的应用实践,中医AI大模型如何通过模拟名医的诊疗思想和方法,实现中医药知识的智能化传承和创新,并展示了中医AI大模型在基层医疗、健康管理等多个场景的应用案例,强调了AI技术在提升中医药服务效率和质量方面的潜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蒋卓斌就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大模型的协同发展强调,大模型技术在推动中医药信息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蒋卓斌提出,通过整合中医药数据资源,构建智能化、数字化的中医药信息平台,结合大模型技术的深度学习能力,可以实现对中医药知识的深度挖掘和智能应用。他还分享了中医药数据中心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展望了大模型技术与中医药领域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上海柯渡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张建阐述了数据底座在构建AI医疗新时代中的核心地位,在医疗大数据治理和AI模型训练方面的创新实践,展示了数据底座在提升AI模型准确性和效率方面的关键作用,分享了柯渡医学在医疗设备智慧管理方面的应用案例,强调了数据底座在支撑AI医疗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数字化产品管理部部长南雁飞分享了紫光云在私域环境下大模型落地的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紫鸾知识平台在政企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和成效,展示了紫光云如何通过知识平台实现政企数据的智能化管理和应用。强调知识平台在提升政企行业智能化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了紫光云在未来的发展规划和愿景。
北京致远慧图科技有限公司CEO孙宇辉详细介绍了眼科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包括基于大模型的辅助诊断系统等的研发成果。孙宇辉指出,眼科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诊断准确性、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他还强调了眼科人工智能在赋能基层医疗、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分配方面的重要作用,展望了未来眼科人工智能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
广州柏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科研总监颜子夜阐述了AI技术在提高肿瘤治疗效率和精准度方面的潜力,并分享了柏视医疗在肿瘤精准治疗方面的创新实践。他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在推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重要性,并呼吁更多专家和企业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来。
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孙富春发表了题为“DeepSeek与科技创新”的精彩演讲。孙富春教授深入剖析了大模型技术的核心优势与潜在影响,强调了大模型在推动科技创新、重塑产业格局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大模型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深度学习算法为各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孙富春教授还分享了中国在大模型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特别是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的崛起,展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力。他强调,未来大模型技术将在智能制造、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智能化升级。孙富春教授的演讲内容深刻而前瞻,为与会者描绘了一幅大模型技术引领下的智能化未来图景的同时,为本次大会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展望”篇
本次大会以战略视野锚定创新航向,以跨界协同凝聚发展合力,不仅系统性呈现了国产大模型在医疗、制造、教育等领域的应用突破,更构建了"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立体生态。在一天的大会期间里创新性地集中开展合作签约、大模型开放工作坊启动、大模型大赛启动、政企一对一洽谈、大模型成果展示、大模型成果报告等多样性的、立体的生态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全方位交流与合作。
“大模型应用大会”将与各地、各领域联合举办,针对各地、各领域的具体需求进行推进,落实专委会“让大模型应用到每个角落”的愿景。
专委会将与有影响力的技术企业或应用企业共建“大模型开放工作坊”,深入推进大模型在各个垂直领域的落地应用。
从DeepSeek模型的横空出世到大模型在各领域的产业协同,从创新大赛及工作坊的启动到政企洽谈会的精准对接,每一个高光时刻都在印证:中国正依托自主创新突破技术桎梏,以场景落地激活产业动能,用标准制定夯实竞争壁垒。
面向未来,随着大模型技术成熟度跃升与应用边界拓展,中国电子商会大模型应用产业专委会将持续搭建开放平台,聚合全球智慧,推动智能时代应用场景的裂变升级,让创新驱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助力中国在人工智能全球竞逐中占据战略制高点。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5号楼
中国电子商会电子互动娱乐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