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中国可穿戴产业推进联盟官方网站!
江门向世界展现中国生态之美
江门日报 | 来源:江门日报 浏览次数:1040 发布时间:2022年4月11日
摘要:

4月8—10日,由江门市委宣传部联手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打造的音乐剧《小鸟天堂》,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连演5场。

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演绎:舞台上,演员们姿态蹁跹,融入“水天一色”,一幅“小鸟天堂”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4月8—10日,由江门市委宣传部联手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打造的音乐剧《小鸟天堂》,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连演5场。该剧以小鸟天堂生态保护为案例宣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生态之美。

让世界通过江门看到中国!短短3天时间,音乐剧《小鸟天堂》“飞”上了北京舞台,“飞”上了《新闻联播》,更“飞”进了广大观众的心。

一个以小鸟天堂为背景的动人故事

从过去到现在,侨都人民爱护小鸟天堂、保护生态环境的故事从未间断。

音乐剧《小鸟天堂》以新会天马村江心岛小鸟天堂的故事为创作原型,以15岁的“青儿姑娘”为主人公,讲述了小鸟天堂附近人们世代与自然相依为命、相互守护的故事。

“无论古今中外,青鸟都是吉祥的象征,代表了美好的愿景。”音乐剧《小鸟天堂》编剧、导演,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主任周映辰解释说,因此这部剧塑造了“青鸟”形象。

在解读创作来源时,周映辰说,作品的原生地就位于新会的小鸟天堂。“江门人文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相信还有很多题材、故事值得去挖掘、去传颂。”她表示,后续会更加关注挖掘江门的人文历史底蕴,创作更多的文艺精品。

舞台上,演员们忘情地演绎着小鸟天堂的故事,带给观众以情感共鸣和思想启迪。

“音乐剧《小鸟天堂》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用最浓厚的真情实感打动人心。”观众钟碧珍认为,该作品以关注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创作核心,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价值,传递了人类对自然的那份挚爱。

一种世代守护自然环境的文明之美

从取材、创作到排演,历经反复打磨,音乐剧《小鸟天堂》的幕后有说不完的故事,最终得以展示这份世代守护自然环境的文明之美。

成功首演后,周映辰回忆,剧组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连轴转”合排了2天,实行“三班倒”。“这样一部大型剧目,2天的合排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最终能够顺利得以公演,我们很感动、很欣慰、很开心。特别感谢江门市委宣传部,我们共同努力成功完成首演。”

在青儿扮演者、中国传媒大学教师褚楚看来,青儿这个人物是美好善良纯洁勇敢的象征。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并非易事。“在人物形象、举手投足、音色方面,我都会有意识地努力表达。”褚楚说。

在青弟扮演者、北京大学研究生潘禹的理解中,作为一名正在上学、与时代紧密接轨的14岁男孩,青弟的角色是天真活泼、阳光的。虽然他对现代生活充满渴望,但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不动摇,矢志不渝保护小鸟天堂和绿水青山。

“在塑造这个角色的时候,比较大的难点就在于年龄感上。所以,我在音色、肢体动作方面都进行了调整。最后,青弟变成了一个大学生时,我就有意识地把音色压下去,沉稳一点。”潘禹说,借音乐剧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比较符合当下的现实需求,也独具意义。

一次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的具体行动

这部与国内一流音乐剧创作团队合作打造的音乐剧,是江门充分利用文旅名片,开展主题宣传,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的具体行动。

“音乐剧《小鸟天堂》从更高的精神层面阐述了一个真理,那就是我们一定可以和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家园也将得到绿色健康的发展。”文旅部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音乐剧协会原副会长、秘书长王道诚认为,这部音乐剧所讲述的美好追求,实际上也是全人类所追求的。

把历史事实和艺术虚构融合起来,激发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这也是音乐剧《小鸟天堂》的生命力所在。

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市委宣传部充分挖掘江门丰富的人文资源,用艺术化的方式、潮流化的包装,将这些人文资源转化为更具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对外传播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据介绍,去年以来,围绕“小鸟天堂”这个主题,市委宣传部策划开展了“中国侨都(江门)首届小鸟天堂观鸟生态节”系列活动,通过“小鸟天堂生态展示慢直播”、主题征文、朗诵分享会、摄影大赛、创演童话剧《小鸟天堂》等系列活动,收获近700万海内外网友关注,以江门侨乡之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生态之美。

用文艺的方式来讲好江门故事、中国故事,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展示中国形象,是近两年市委宣传部在国际传播中在不断实践探索的经验做法,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统筹推进国际传播和文艺创作、文化事业联动发展,秉持“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的理念,进一步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打造文艺精品、外宣佳作。同时持续发力侨乡文艺事业,充分发挥“外力”引导作用,着力用本土力量讲江门故事,用本土团队塑江门品牌,打造更多富有历史底蕴和时代特色的文艺精品,让其成为对外传播中华文化、中国理念的重要载体。

“一部关于人性、存在、美和生命的作品”

音乐剧《小鸟天堂》在北京成功演出,引发热烈反响。现场观看音乐剧的文艺界专家和观众表示,《小鸟天堂》以小鸟天堂生态保护为案例宣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实践,向外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生态之美,意义深刻。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观看后认为,《小鸟天堂》在生态之上探讨了人性、存在、美和生命,具有深刻的意义。“从文学上的文字到艺术上的呈现,其中的转折是不容易表达的。一篇文章变成一部音乐剧,需要编织故事和设计大量的场景。从这一角度看,《小鸟天堂》是比较成功的。”曹文轩说。

曹文轩认为,音乐剧的主题并没有局限于生态保护,它还是一部关于人性、存在、美和生命的作品。一方面,保护榕树的人最终变成青鸟,两代青鸟共同守护美好家园,这是一个很巧妙很美的故事。另一方面,音乐剧唤醒人们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音乐剧也表达了另外一个核心,那就是:善是人们最重要的品格,倡导人们抑恶崇善。

“《小鸟天堂》不仅以精美的音乐、演员出色的演唱与舞蹈、创新的舞台效果和色彩斑斓的服装道具给人视觉上的享受,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文旅部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音乐剧协会原副会长、秘书长王道诚说,“这实际上也体现了为我们生命的绿色而奋斗。”

“音乐剧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人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维护好共同的美好家园。”观众洪雁表示,该剧画面编排丰富,运用的创作手法新颖。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故事在展开叙述的时候也展现了矛盾冲突,作品选取的主题尤其有意义。

在舞蹈编导赵亚玲看来,《小鸟天堂》有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舞台设计巧妙地运用了转台,演员在转台上可以更好地演绎角色,能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二是运用虚实结合的叙事方式巧妙表现童话世界的元素,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三是音乐剧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意义深刻。人们和剧中的小鸟一样,生长在大自然的家园里,更应该共同维护好这一家园。

“最美好的,永远是我们生长的这片土地。最温情的,是我们身边的人。爱,是亘古不变的主题。这是《小鸟天堂》希望告诉我们的。”观众张涛说,要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

联系我们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2018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5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