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中国可穿戴产业推进联盟官方网站!
富士康登陆上交所,撕掉代工厂标签,工业互联网能否让它三十而立?
亿欧 | 来源:亿欧 浏览次数:3282 发布时间:2018年6月8日
摘要:

6月8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上交所,成功在A股上市。其融资规模达271亿,是上交所2015年以来IPO最大的融资额,也是A股上IPO规模最大的非国有企业。

  6月8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上交所,成功在A股上市,证券简称为工业富联,证券代码为“601138”。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其发行价格定为13.77元,发行市盈率(按发行后每股收益计算)17.09倍。本次将公开发行19.695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其融资规模达271亿,是上交所2015年以来IPO最大的融资额,也是A股上IPO规模最大的非国有企业。今日开盘后,其大涨44%,股价报19.83元,市值达3906亿元。

工业富联敲钟.jpg

  工业富联董事长陈永正在上市仪式中表示,工业富联将做优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分享价值。工业富联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生产等领域深入布局,目前 有6万个工业机器人。陈永正表示,工业富联作为智能制造的先驱企业,将为上下游为中小企业赋能,实现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愿景。

  在富士康此前发布的招股书中提到,本次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以下项目:

  “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项目”:旨在将工业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软件与工业机器人、传感器、交换机等硬件相互整合, 形成具有与上下游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功能的工业互联网系统平台;

  “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项目”:旨在研究高效能运算服务的相关设备和体系架构,为未来 高效能运算服务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项目”:将基于建置高效运 算数据中心,助力公司设计针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设计、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解 决方案,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项目”:通过购入部分新设备、更换老旧设备,实现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智能产业化 制造;

  “5G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项目”:着力重点突破宽带低延时、高密度 射频通信的关键技术,开发基于 5G 通信的新一代工业互联网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项目”、“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项目”和“智能制造产能扩建项目”:主要通过新技术研发应用、生产设备升级、技术改造升级和智能化建设, 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满足未来智能制造的产能需求,实现产品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

  本次上市的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是鸿海集团下属的第二大业务,主要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依托于工业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解决方案。具体包括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器设备、精密工具与工业机器人,覆盖制造业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如数据的产生、传输、储存以及工业互联网服务。

富士康近三年财务情况.png

  富士康=代工厂?

  多数人不了解富士康的业务,对它的印象仅限于“工人跳楼”和“苹果的代工厂。”

  的确,早期的富士康,确实是代工厂。(富士康,是鸿海精密大陆工厂的统称。)

  1974年,郭台铭在台湾创立鸿海塑料,提供将零件组装成电脑的代工工作。1988年,郭台铭发现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暗藏着许多商机,于是,他放弃在东南亚设厂的机会,毅然在深圳建厂。这一年是富士康的起点,借助改革开放与外商投资政策,依靠内地工人降低生产成本,富士康不断的拓展外销产业,业绩增长迅速。

  1993年,富士康在苹果的低谷时期争取到了IMAC的订单。2002年,富士康踏入PC主板行业,3年后,鸿海出货量直逼行业巨头华硕,嘉技、微星、精英等传统主板大厂。2007年,苹果推出了第一代iPhone,郭台铭与乔布斯见面并达成合作。对富士康来说,这是走向“全球最大代工厂”的重要一年。

2016年全球电子制造服务行业.png

  从2000年开始,美国每年排名前10的IT产品,有6种是有富士康生产的。逐渐地,富士康成为全球精密制造与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巨头,并先后在中国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到环渤海、从西南到中南到东北建立了30余个科技工业园区、在亚洲、美洲、欧洲等地拥有200余家子公司和派驻机构。高峰期时,富士康全国员工一度高达139.1万人,成为雇佣人员最多的超级企业雇主。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

联系我们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2018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中里15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