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社、国研经济研究院与德国联邦经济委员会、德国侨商会共同举行交流活动
今日下午,中国经济时报社、国研经济研究院与德国联邦经济委员会、德国侨商会2018经贸代表团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行交流活动,双方主要就“一带一路”中的合作机遇、德国中小企业如何更好地参与到“一带一路”项目中等议题进行研讨与交流,共同探寻中德经济智库、媒体、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
会上,中国经济时报社社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忠宏与德国联邦经济参议委员会副主席布鲁德先后致辞,德国黑森州政府参议员、德国侨商会主席杨明出席会议并发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罗雨泽介绍中国“一带一路”进展情况。交流会由中国经济时报社副总编辑李慧莲主持。
王忠宏在致辞中首先向德方代表团介绍了中国经济时报社与国研经济研究院的主要情况,并对未来双方开展深入合作的愿景进行了展望。王忠宏表示,我们真诚希望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性机遇,探索中国经济智库、中国经济媒体与德国经济智库、德国商务经济组织、德国企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相信随着交流的深入,我们可以找到更多深度合作的机会,并能建立长期沟通交流固定的合作机制,在中德经济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布鲁德表示,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德国中小企业要想紧跟时代步伐,就必须要“走出去”,与其他国家与企业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则为全球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在此背景下,双方进行深入交流研讨“恰逢其时”。他强调,希望双方能够为中德两国中小企业合作以及经验的分享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杨明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世界带来了机遇,德国乃至欧洲的中小企业也渴望走出国门,参与到亚洲与中国的大市场中。如今大量的德国企业已经在中国进行投资,希望能够为中德中小企业的合作搭建对接平台,更好地推进两国经济互利共赢。
罗雨泽在发言中为德方代表团详细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最初设想、重要意义、主要内容以及进展情况。罗雨泽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新时代的开放发展战略,是推进全球合作发展的制度公共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路径与模式的新探索。自2013年倡议提出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目前,“一带一路”的建设已经叫响全球,一大批的项目已经实施完成,交通互联与资金融通进展顺利,经贸合作也结出了硕果,合作机制的建设也取得了突破。罗雨泽强调,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还将继续不遗余力地推动“一带一路”共建。
随后,慈溪市政府党组成员、高新区党委书记李洪波,汽车知识杂志社社长于昕旻,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委会秘书长王务林等来自政府、媒体以及行业协会的专家还与德方代表团就德国中小企业如何把握机遇,更好地参与到“一带一路”中进行了交流。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
中国电子商会电子交易平台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448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