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一重要表述,对于一些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明确要求。新能源汽车产业即是其中之一。而在这一产业涉及的诸多领域中,如何推动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形成农村地区的绿色化生活方式,也成为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和农村道路条件大幅改善,新能源汽车以其绿色环保和经济实惠的优势,陆续驶入普通农家。从2020年开始,有关部门就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快速拉动了农村新能源汽车消费。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累计销售106.8万辆,同比增长169.2%。不过也要看到,与城市地区相比,我国农村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推广仍然面临充电设施不健全、下乡产品类型实用性较差、农村居民对新能源汽车认知不足等问题,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市场仍然存在较大发展潜力。对此,须多措并举。
应健全相关基础设施,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坚持分类施策,加快建设基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应加强部门协作,将充电设施作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内容;对于新建社区,要规划建设充电设施,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同时,科学布局乡村充电设施,选择中心村或行政村进行试点。强化依托数字化技术的第三方公共充电网络的作用,持续提高乡镇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智能性和便利性;探索建立乡镇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有效的管护运行机制,确保有组织、有人员、有经费进行定期维护与管理。
应加强政策补贴支持力度,扩大消费群体覆盖范围。应进一步从新能源汽车品牌支持范围、补贴标准等方面,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下乡的补贴力度。积极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加快工商资本的有效注入,积极探索政府、市场及社会组织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新能源汽车下乡补贴新途径。
应提高下乡产品性能匹配度,不断创新营销模式。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立足乡村市场现实需求,在确保产品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设计,提高农村居民满意度。比如,底盘较高、空间较大的轻型汽车和小货车,既方便开车出行,也方便运输农产品,更受农民欢迎。还要创新新能源汽车营销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挥数字赋能新能源汽车营销的作用,增强新能源汽车产品相关信息的发布力度。要增强售后服务体系,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城带乡的新能源汽车县域消费市场格局,建设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让农民真正能买得放心、开得安心。
应强化农村居民绿色消费认知,引导其新能源汽车选择偏好。要通过组织解读“双碳”目标、实施绿色消费宣讲、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入户宣传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绿色消费认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尊重科学、崇尚创新,增强他们的绿色低碳发展意识,提高其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3月1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6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9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0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9万亿元。...
2024-03-19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