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温州市生态环境分局瓯海分局善用大数据“精确制导”妥善解决一起粉尘废气污染问题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 来源: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浏览次数:1497
摘要:

近期,瓯海区生态环境部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精准发现问题、精细采取措施并处置一起粉尘废气污染案件。

近期,瓯海区生态环境部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精准发现问题、精细采取措施并处置一起粉尘废气污染案件。

一是精准发现问题,投入排查。今年三月份的一天,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瓯海分局执法队员正在电脑前对一段时间以来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的数据进行检查分析,发现今年二月份下旬开始茶山街道空气监测点位的PM2.5和PM10指数有明显升高,这马上引起了执法队员的警觉。执法队员立即把这个事向属地中队长汇报,并和瓯海分局大气科、监测站进行了沟通。在排除了网络异常、设备维护等特殊原因后,队长立即安排由3名共产党员和1名预备党员组成的两组执法人员对茶山空气监测点位周边涉及废气、粉尘排放的企事业单位、工地进行排查,

二是精细采取措施,处置污染。执法人员对茶山空气监测点位周边涉及废气、粉尘排放的企事业单位、工地进行排查,共排查6家单位和5家工地,均未发现异常。就在大家快要放弃时,一家从事混凝土搅拌的公司进入眼帘。队员们先绕着公司厂房转了一圈,并未发现粉尘大量逸散的情况。但大家还是再决定仔细看看再说,于是又在厂房周边又走了一遍,发现厂房旁边的绿色植物叶子表面粉尘较多,远离厂房的地方绿植叶子表面粉尘相对减少,初步判定这家公司有问题,经过对周边进行了仔细勘察,越靠近厂区,绿植和道路上的粉尘越多,足以证明是厂区粉尘污染造成的。于是,执法队员表明身份进该单位检查,直奔其生产车间,在拌合车间,工人正将砂石等物料往水泥拌合站投料口装卸,每次卸料都扬起一阵粉尘,卸料处未做密闭、遮挡、水喷淋等防尘措施。该单位在场的管理一开始还辩解说整个厂区有水喷淋设施,卸料口产生的粉尘不会跑到厂外去,队员们就带他去厂区围墙外看了绿植叶子上积满粉尘的情况,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他终于承认了装卸物料未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方式防治扬尘污染的违法行为。于是执法队员立马现场固定证据,做好勘察笔录。最后,瓯海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法规对该单位违法行为处罚人民币14500元并责令改正。

三是精攻智能监管,攻坚破难。据了解,这个案件是瓯海今年首例借助大数据分析方法查获的环境违法案件,这给瓯海分局的大气执法带来了一个新的视角,空气点位数据分析不但可以为治理大气污染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同时也为环境执法提供可靠线索,实现对肉眼难以发现的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使生态环境执法在智能监管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有利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而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生态环境部门更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逐步实现生态环境监管及治理污染由“被动应对”向“主动保障”转变,由传统经验向现代高科技转变,由单一监管向立体管控转变,让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等现代化科技工具在生态环境领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