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之父”凯文凯利曾经说过“人工智能是下一个颠覆人类社会的东西”。
现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快,我们惊喜地看到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改变。据业内专家预测,2021年及以后,人工智能领域将继续以有意义的方式进行大规模扩张和发展。预计2021年将出现许多有前途的发展,并可能成为人工智能实施的黄金之年。
人工智能与各个行业相结合,可能会发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那么,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又是什么呢?
01 人工智能产品全面进入消费级市场
华为已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并将其应用在旗下智能手机产品中,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 X也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面部识别等功能。三星最新发布的语音助手Bixby则从软件层面对长期以来停留于“你问我答”模式的语音助手做出升级。人工智能借由智能手机已经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02 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认知能力
过去几年人工智能技术之所以能够获得快速发展,主要源于三个元素的融合:性能更强的神经元网络、价格低廉的芯片以及大数据。其中神经元网络是对人类大脑的模拟,是机器深度学习的基础。关于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凯文·凯利曾形象地总结说:“使用人工智能的人越多,它就越聪明。人工智能越聪明,使用它的人就越多。”
03 人工智能实用主义倾向显著
大多数人在谈到人工智能时,首先想到的问题便是:“它能够做什么?”“它能用在什么地方?”“它能解决哪些问题?”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方面,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似乎更加实用主义一些。
在智能建筑、城市和零售环境中,人工智能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利用数据提供最佳的安全性、增强的可持续性实践、顺畅的客户体验、实时提供优化等。毫无疑问,它将影响几乎所有的垂直行业,包括航空、汽车、金融、医疗保健和供应链。
04 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行业的冲击
目前,人工智能已在金融、医疗、教育、零售、工业、交通等诸多领域进行智能化的渗透。在智能变革的趋势下,传统行业纷纷开始探索如何与人工智能结合应用。随着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实践逐步深入,行业中深层次的知识和经验尤为重要。
简单的人工智能技术叠加将不再能满足用户的智能化预期。我们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导致的大规模失业将率先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如制造业和物流行业。
疫情助推全民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人工智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将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各细分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企业将扩大人工智能资源的引进规模,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将人工智能与其主营业务结合,提升核心竞争力。立足于应用场景的驱动,智能行业应用将不断落地,智慧教育、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慧办公等,将实实在在解决国民需求。
智能技术和5G技术的发展也给万物互联带来新的突破,使万物交互成为现实。5G时代是一次革命性的机遇,超高速的网络能力,必将给万物互联带来新的交互体验方式。对于企业来说,智慧办公能够显著降低岗位的工作难度,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就感。
作为一款科技型的智慧办公产品,小芯机与5G的结合,通过云端处理大量数据,解决终端设备的存储问题,从而实现办公领域的万物互联。小芯机不仅仅是一台体积小、重量轻的迷你主机,它还可以将企业的数据和系统部署到云端。
小芯机有两个核心的功能
第一,员工行为管理。接入小芯机的企业,其老板可以监控员工的数据、文件进程,以及员工在上班时间的部分行为。如果有员工要离职,企业老板可以第一时间把电脑锁死,这极大的降低了企业信息泄露的风险。
第二,移动办公。小芯机可以实现手机办公,无论电脑是XP或者windows系统,接入小芯机的企业可以让手机在有网络的地方同步办公电脑,办公将会是一个多元化的场景。
并且,小芯机预选5G适用的千兆网卡、多模天线以及AI算法自动均衡负载本地算力与云端算力的协同计算,给办公带来无与伦比的极致体验。小芯机作为新一代的办公神器,更低功耗,更多超越。
未来,小芯机也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结合智能技术和5G技术的发展,打造IT行业新态势,实现办公领域的万物互联,助力企业形成智慧办公生态圈。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加速发展,智能手机正在拥抱这一新机遇。苹果、三星、华为、荣耀、vivo、OPPO、小米、魅族等企业纷纷布局AI(人工智能)手机,推动AI技术在手机行业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024-03-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应用场景丰富的独特优势,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