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融资难,难在哪里?对于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近年来,政府和科技企业都在不断探索解决之道,力图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这一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门槛。
目前,各地采取的措施效果暂不明确,不过,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为这个难题的解决,又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尝试。
一、“小微融资难”难在哪里?
第一,获客比较难。在传统金融机构的模式下,对客户的认知度是不够的,区分能力也是不够的,所以必须提高准入条件,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传统金融机构,很难找到合适条件的客户。就算找到,很多都不是真正有需求的小微,或者说已经被充分竞争过的小微了,准入门槛的制约,导致每个单客的获客成本非常高。
第二,审核比较难。由于大部中小企业缺乏令人信服的财务数据和业务信息,导致金融机构审核困难。
第三,收益比较低。小额贷款的金额比较低,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利润也比较小,而金融机构审核一笔贷款的成本是基本固定的,因此他们更喜欢一次放几个亿,几千万这种。这种审批成本会比较低,但是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小金额的产品模式下,这种管理成本是非常高的,导致整个审核的难度加大。
第四,贷款回收比较难。中小企业基本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其对抗经济周期的能力较弱。一旦外部经济环境出现波段,企业存在倒闭风险。因此金融机构惜贷慎贷。
第五,金融服务无法匹配企业需求。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其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有天壤之别。金融机构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无法逐一识别,因此中小企业所能获得的金融服务相对不足。
二、金融科技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小微融资难,主要是信任和效能两大问题,而金融科技,恰恰能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上述问题,从获客、融资、风控三个方面,全面提高企业业务对接效率、资产流动能力、风险把控水平。
借助数字化技术对不同层次、金融机构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特别是个体工商户进行画像,并进行分层分类,设计与其生产经营相匹配的互联网信贷产品;再通过线上化运营,实现精细化经营、精准滴灌,满足其“短、小、频、急”的需求。
目前,金融是和区块链技术结合最为紧密的领域,而供应链金融又是实体经济与金融领域的重要结合点。区块链让金融信息不再成为孤岛,打破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藩篱,随着各种应用场景的落地,赋予了供应链新的活力,展现了金融科技创新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三、金融科技化是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到创新驱动的新发展阶段,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也被激活,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构建金融科技“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明确了金融科技发展方向和任务、路径和边界。
在金融科技和数字化结合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大数据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必然面临专业度不够、资金和人员投入不足的窘境。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为90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但在今年的春招中,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招聘的一线柜台人员都有所减少,但金融科技类人才却成了抢手的“香饽饽”,在大三期间,金融科技专业的学生基本就被“预订一空”。
随着金融和科技不断结合、金融业务从线下转向线上,未来无论是风控,还是普惠金融,过去依赖经验、人工规范的业务流程,将会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自动化,这就给有真正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带来了一个发展的契机。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3月1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6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9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0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9万亿元。...
2024-03-19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