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跨境电商竞争白热化,洋码头加快国内上市布局
36氪 | 来源:36氪 浏览次数:1721
摘要:

5月24日,有业内投资圈人士透露,洋码头日前已启动拆红筹架构,加快国内上市布局。对此,洋码头相关负责人回应基本属实。

  5月24日,有业内投资圈人士透露,洋码头日前已启动拆红筹架构,加快国内上市布局。对此,洋码头相关负责人回应基本属实。

  此前,洋码头创始人兼CEO曾碧波表示,未来即使洋码头要上市也不可能选择海外市场。曾碧波称,持续看好中国的跨境电商市场,虽然处在中级阶段,但仍有下半场可以比拼。

  今年4月,耀世星辉曾与洋码头境外实益权益主体YMT HOLDING LIMITED签署了合并意向书,业内认为洋码头将借此实现美股上市。但洋码头随后表示,公司确实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耀世星辉新文娱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有过资本合作意向的接触和洽谈,也签署了双方合并意向书,但目前诸多细节尚停留在初步探讨阶段。

  根据官方资料,洋码头创立于2009年,是中国独立海外购物平台,以“买手制”的模式而备受关注。

  但是这一模式并彻底未解决假货困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输入“洋码头”,36氪发现其投诉量高达1622条,多为集中在洋码头“售卖假货”“无售后”“拒绝退款”等。

  今年3月份,洋码头曾宣布联合全球买手启动“奢品官方直营”。对于“奢品直营”的商品,用户消费可享受1对1管家服务、新款预留、专业鉴别、无忧退货、极速退款等服务;对于“奢品直营”的签约买手,洋码头将为其提供资金、商品、客户、售后等全方面支持。

  天眼查信息显示,上海洋码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曾碧波,至今获得7轮融资。分别是5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1亿美元的B轮融资、超1亿美元的C轮融资、数亿人民币的D轮融资、1亿人民币的战略融资、数亿人民币的D+轮融资。

  根据媒体的报道,洋码头在过往十年经历了许多生死攸关的时刻,包括流量难破瓶颈,以及资本方未及时跟进等。2017年,洋码头亏损超过2亿元。

  目前来看,跨境电商市场在疫情期间受到巨大挑战,行业市场份额向巨头进一步集中。根据易观分析发布的《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20第四季度,天猫国际规模排名第一,份额为37.2%;考拉海购排名第二,份额为27.5%;京东国际排名第三,份额为14.3%。

  对于已经进入第十二个年头的洋码头而言,能否继续讲好自己的海淘故事,在二级市场获得认可依旧是个未知。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