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4月通信数据公布,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齐升,客户格局现转折
竞争情报应用 | 来源:竞争情报应用 浏览次数:1887
摘要:

工信部:截至4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05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084万户。其中,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3.1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11亿户。4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12.92GB/户˙月,同比增长37.8%,比上年底高1GB/户˙月。

  工信部及三大电信运营商于5月20日公布4月用户数据。

  工信部: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齐升

  工信部:截至4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05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084万户。其中,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3.1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11亿户。4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12.92GB/户˙月,同比增长37.8%,比上年底高1GB/户˙月。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进入2021年后加速增长。

  从具体数据看,2021年4月实现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约177亿GB,而上年4月约122亿GB,同比增长45%。这是过去一年来的新高,或者说,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反映到收入上,2021年1-3月,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1591亿元,同比增长0.5%,扭转前2个月负增长态势,1-4月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2163亿元,同比增长2.3%,4月当月同比增长约7.6%。

  根据以上数据,简单估算,2021年4月,单位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约3.23元/GB,与上年同期(2020年4月)相比,约下降了25%。

  中国移动:5G套餐用户数突破2亿

  中国移动2021年4月用户发展情况:移动用户月增216.5万,达到9.41759亿户,其中4G客户达到7.90841亿户,月增250.8万,5G套餐客户突破2亿户,达到2.05299亿户,月增1653.8万户。5G套餐客户在移动用户中的占比达到21.8%。有线宽带客户达到2.20254亿户,月增183.5万户。

  根据中国移动此前公布的2020年数据和2021年1季度数据反映的趋势推算,采用更严格标准的中国移动“5G网络客户”也突破了1亿。

  中国电信:月增5G套餐用户,三家最低

  中国电信2021年4月用户发展情况:移动用户达到3.5782亿户,月增157万户,其中5G套餐用户达到1.1777亿户,月增654万户,5G套餐用户在移动用户中的占比达到32.9%。有线宽带用户达到1.6220亿户,月增65万户。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0734亿户,月减19万户。

  中国联通:5G套餐用户占比达到31.8%,增幅最大

  中国联通2021年4月用户发展情况:移动出账用户达到3.09478万户,月增18.5万户,其中5G套餐用户达到9856.5万户,月增671.3万户。固网宽带用户达到8883.4万户,月增70.7万户。固网本地电话用户达到4724.0万户,月减2.7万户。

  在移动出账用户中,5G套餐用户占比达到了31.8%,比上月末增加了2.1个百分点,增速超过了另外两个运营商。

  综合分析

  2021年4月,一直保持移动用户高速增长的中国电信放慢了步伐,月增移动用户数被中国移动超过,月增5G套餐用户数甚至低于另外两家运营商。而5G套餐用户在移动用户中的占比,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都超过了30%,联通比上月末增幅超过了2个百分点,增速最快。

  与用户数相比,2021年4月,移动互联网流量回复了高速增长,45%的同比增幅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的新高。流量增加拉动了收入增长,7.6%的收入同比增幅,比电信业务增幅还高1个百分点。但收入增幅明显落后于流量增幅,2021年4月单位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同比下降了约25%。

  注:关于5G用户的三个口径:

  1、5G套餐用户。最松的一个口径,只要申请了5G套餐或5G流量包的用户都算,不论是否有5G手机,是否在5G网络发生流量,但是不包括共享其他号码申请的5G套餐的副卡用户。4月底的数据,移动2.05亿,电信1.18亿,联通0.99亿,合计约4.2亿。

  2、5G手机终端连接数。工信部口径,只要5G手机接入移动网络就算,如果一部手机插了两个号卡,会计算为两个用户。2021年4月末,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3.1亿户。

  3、5G网络客户。中国移动财报中出现的口径,重点考核是否接入5G网络,满足要求需5G手机,且有5G网络覆盖,目前最严的口径。3月末,中国移动的5G套餐用户1.89亿户,而5G网络客户0.93亿户,超过5G套餐用户的49%,且这一比例正在逐月提高(2月末,5G套餐用户数1.73亿户,5G网络客户7767万户,5G网络客户约为5G套餐用户的45%)。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