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松鼠Ai栗浩洋解读在线教育监管新风向
中国网科技 | 来源: 中国网科技 浏览次数:965
摘要:

在今年两会的热点议题中,在线教育因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再次站到风口浪尖。

在今年两会的热点议题中,在线教育因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再次站到风口浪尖。

在“开启新五年”的关键节点,国民的热议话题不但反映民生情绪,一定程度上还能呈现出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重点和趋势,更是为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期待、提供了驱动力。3月8日晚,新京报因此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访谈,让行业发展的脉络,以两种视角的碰撞轮番展现。

这场线上活动,不但邀请了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关成华就热议话题来评析展望行业发展趋势,还邀请了松鼠Ai创始人栗浩洋作为企业代表从被监管者的角度来进言献策。

在线教育是痛点,也是期望所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主张,在线教育在这种行业巨变下,依靠其足不出户即可学习的优势突出重围。伴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狂飙突进,整个蓬勃发展的市场同时也问题频现,在线教师资质造假、虚假宣传、解除合同退费难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在线教育的优势与劣势,现在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端。在线教育的核心价值并不仅存于当下讨论的弊端,也在于科技与教育融合的发展潜力——这个观点也在几位嘉宾的聊天中达成共识。

倪闽景在访谈中就着重提出:“线上教育培训机构也是我国教育的一部分,家长对教育机构的需求不会因个别机构的倒闭而消失,因此我们要明确治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改’、而非‘是否停’。所以我们不能一关了之,而是应当政企同心形成行业规范;如若一刀切地禁止机构存在,可能会让二十多年前无组织的个体家教出现,届时政府面对的管理问题将更加复杂。”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而在线教育,显然已经成为回应社会教育关切、家庭教育需求、学校改革要求、学生发展需要的最优解。

栗浩洋坦言,解决我国教育问题,本质上需要解决三维空间与二位空间资源方面的矛盾:“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势必会影响教育资源的倾斜,我国一线城市和六线乡镇区域在教师资源方面相差甚远。”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点。

“实现教育公平最关键不在于是否可以购买学区房,因为教育资源有限时,即使是在教学质量相对高的学校,也未必能遇到适合自己的优秀教师。”但线下教学优秀的教师资源千金难求,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无法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最大潜能。因此栗浩洋期望能够带来一场“平权教育运动”,通过AI、互联网等新技术来弥补资源缺失维系教育公平,革新传统教育体制,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拥有平等的教育资源。

技术推动潮水向前,将润泽每一片流经的土地。关成华补充道,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国家民族来说都是一定是值得庆贺的现象。“从一定意义上,教育行业推出的课后服务能够有效缓解公立院校教师对于延长工作时间的压力。而教育行业在过去的一年有了发展,这便意味着而有发展就意味着企业有更多的收入去提升水平,大众有更多的提升能力的需求,这些都应是喜闻乐见的。”

支持与规范两手并举,成大势所趋

杜威格有句名言,教育是最需要被彻底颠覆的领域,但也是最大的漏网之鱼。现实来看,在所有被技术赋能的领域中,教育行业的升级演化发展相对较慢。就像一句流传很广的调侃,我们可能还在用19世纪的体制、20世纪的知识,培养着将要生活在21世纪的人。

除去广被讨论的一系列问题,在线教育自疫情以来,也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学习工具,学习方式在在线教育这篇沃土中破土而生,扎堆引爆,并且将引领未来的时代浪潮。不能“一棍子打死”在线教育机构是两位学者在讨论中不断强调的观点,也代表了社会各界对线上培训机构创新和突破的认可。

“我们是可以给这部分企业一些表扬的,一些线上教培机构在AI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上走在前面,比如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实现个性化教育等,而这些是公立学校在课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倪闽景如是说。

例如松鼠Ai,就坚持“人工智能+教育”模式实现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拥有特级老师。松鼠Ai 通过智能匹配规划每个个体学员的学习路径,实现“智适应”中的个性化要求:即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将知识根据难易程度、重要性、认知层次进行区分,建立知识体系及知识图谱。AI 老师与真人教师结合的教育模式,可以结合智适应系统模拟特级教师一对一量身定做教育方案,可比传统教育效率提升 5-10 倍,让每个孩子即便在屏幕前也能真正学得进去、学得懂、学得会、学得适合。”

公立校购买校外机构服务或许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倪闽景认为公立学校在疫情期间的成绩并非尽如人意,他认为,线上教育更应真正利用好技术实现教育模式的更新,要以人工智能加速教育均衡化、教育评价智能化发展。如果对校外教培机构“一关了之”反而会倒推出更多的问题。关成华也同样提到“体制内院校甚至可以考虑与企业合作,购买其服务或技术。”这一观点,疫情对于在线教育行业来说是一次大考,在这个过程中探讨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共同做好线上线下以及常态和紧急状态下的教育是未来亟需关注的课题。

“真正有价值、追求长久良心发展的教育机构,会坚持做好自己的产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真正服务于用户。”栗浩洋认为,企业不应单以获客为导向,更应关注与学员的成长,对学员的生命、时间和金钱负责,把精力放到教学研发上,守住服务的质量底线。数据显示,松鼠Ai 2020年松鼠Ai全国注册学生超过1000万,其中正式付费用户210万,累计已经签约3681个合作校区。

数据背后,是千万家庭用自己的选择表态,松鼠Ai的教育SaaS模式已得到认可。支持与规范两手并举,或许是行业未来主要的方向。

补齐短板,松鼠Ai为行业发展进言献策

每一次行业浪潮的前进颠覆,都源于新技术的落地革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最真切的教育需求,栗浩洋对于在线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审视批判的态度,但更多提到的是,将科技张力扩大到更大范围,而不是让“互联网+教育”走进自我边缘化的桃花源。

  针对行业发展,在线上访谈中栗浩洋提出了三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首先,栗浩洋提出,希望政府能够禁止教育机构强制或诱导使用消费贷。“在全民充电的时代,教育机构开始采用消费贷分期,事实上,这种预付费的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并非全然好事,反而会因贷款人数的增加而使企业对自身账户现金流进行误判。”栗浩洋表示,如若企业在用户尚未支付新一期款项前便出现大额支出,企业便可能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进而对金融体系也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栗浩洋就教育机构的资金投入提出第二个建议。他指出,在行业大清洗的当下,教育行业的大趋势一定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而对于教育模式的创新、在线技术的更迭,只有企业的研发投入远超销售投入后才能算作是真正的教育企业。“譬如银行在服务时要求企业满足资本充足率限额,这是一种监管;对于行业来说,教育机构也可以互相监督,对企业的研发和销售投入比例提出要求。”

栗浩洋强调,对学员来说,教育不是快消品,不是用完即弃的行业,就不能一昧追求低价。“事实上,这些措施对企业和行业来说一定会带来些许‘阵痛’,但从行业良性发展角度只有做好监管,才是直接有效的方案。”栗浩洋如是坦言。

此外,针对在线教育狂飙突进导致的问题频现,栗浩洋提出希望教育局可以牵头教育机构成立行业协会。“这将会形成一股巨大的社会合力,这种强大的力量定然会有效降低学员风险、维护企业权益、减少恶性事件。”

跳出自身角度和利益,站在更高的地方来反思行业改进措施,栗浩洋的发言也得到了另外两位嘉宾的认可和肯定。关成华进行补充,他认为政府对于在线教育服务企业本身的态度应当奖罚分明,在监管的基础上,政府也要鼓励企业在师资和研发上的投入。“我们要鼓励师范院校大力培养能适应新变化新发展挑战的好老师,但企业如果能通过提升教师的待遇催化教师质量的升级、推进优秀人才的培养,这便是政府需要支持的。”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