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一个改变之年,也是一个彻底告别过去的年份。
21世纪,头20年的美好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2020年就是彻底告别过去的关键节点,只是这个时间点太不巧,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这个趋势。
有人说,2020年的世界和2019年前的世界会有多大不同,没有感觉出来。
不过,没有感觉到,只是你还处于边缘性的位置。
这一点,在中国外贸行业,可能会真切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正如,笔者所言,在中国疫情爆发高峰期,面临的是供给端压力,很多外贸企业没法正常开展工作,老板和员工都得响应国家号召,在家停业休息,但是真实的订单还在,消化一些存货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还能撑一段时间。
现在不同,中国疫情基本结束,中国外贸行业复工复产情况相对比较理想,目前全国超过76%的重点外贸企业产能恢复率已经超过70%,显示外贸企业生产进入正常轨道。而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国外疫情比中国更糟糕,呈现大规模扩散的局面,可以说是处于失控的状态。
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很多外贸行业得到政策大力支持,积极复工复产在一线,可是发现国外订单突然消失了。4月10日,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表示,“外贸企业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订单下降。”由于疫情在国际快速蔓延成大流行的趋势,很多外贸企业订单被取消、被延期,新订单的签署也非常困难。
说的直接一点,就跟笔者分析的那样,外贸企业在中国疫情爆发的时候面临的是供给端生产不足的问题,外国疫情蔓延的时候面临的是供给很大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
对于这种情况,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这只是短期的情况,未来国外疫情得到控制,中国外贸业会大幅复苏。
关于这个观点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不一定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很多专家学者对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有点低估,不知道是出于安抚人心还是其它的想法,没有充分的认识到这场疫情将是一场持久战,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就是彻底解封也要等到1年以上,等到疫苗可用还有一年,这不是短期是一个漫长的周期。
对于很多外贸企业,能熬过6个月就已经非常不错,毕竟我国很多外贸企业利润率并不高,如今面临左右为难的局面,一方面不能轻易裁员降薪,另一方面卖不出去产品,几乎很难坚持到1年以上。对于外贸企业来说,短期就是3个月,超过6个月就是长期了。
其次,经过这一次疫情,让很多国家对过去全球化贸易有了全新的反思,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每个国家都出现一个大问题。就是全球产业链到底要不要像之前那样,分散在全世界,现在很多国家都因为产业链在不同国家出现中断,而关键性物资严重依赖外国。
这一次全球疫情爆发,各国都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各种紧急医疗物资严重依赖进口,而这个国家恰好是中国。比如,欧美日不得不大量向中国进口口罩、洗手液、呼吸机、防护服等。
全世界都会反思过去的全球化产业链,在病毒的世界里被彻底击垮,因为很多商品,本国是可以生产的,尤其想欧美发达国家有技术和能力,但是现在却要依靠大量进口。中国也在疫情当下,发现很多关键性的东西也依赖进口,希望自主。
最后,全球不会再像过过去那样开放了,很多国际巨头也会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未来是将国民利益放在首位还是节省成本放在首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疫情之下,很多国家通过杀价的形式截胡医疗物资,更加深了各国企业在未来会将更多的生产线转移到国内,而不是国外。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