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银资讯
AI测温、机器人配送……科技战“疫”锤炼企业创新能力
中证网 | 来源:中证网 浏览次数:513
摘要: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演化,防疫、抗疫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其中,抗疫斗争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日前,工信部发出倡议书,呼吁AI(人工智能)相关单位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组织科研和生产力量,把加快有效支撑疫情防控的相关产品攻关和应用作为优先工作。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演化,防疫、抗疫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其中,抗疫斗争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日前,工信部发出倡议书,呼吁AI(人工智能)相关单位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组织科研和生产力量,把加快有效支撑疫情防控的相关产品攻关和应用作为优先工作。

  智能防疫机器人(15.670, 0.24, 1.56%)、AI测温系统、机器人配送……在防疫、抗疫战斗中集中上场。产业企业和投资机构认为,此次疫情的防治同样也是对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次锤炼。

  战“疫”科技显身手

  全面的筛查和及时的随访,是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的重要工作,智能机器人可以做到零接触,安全更高效,对于防疫工作人员和普通大众来说,都十分需要。

  除了街道和小区的疫情随访外,随着各地陆续复工,社会恢复正常运转,公共场所的体温监测是疫情防控战的重要关卡。日前有公司推出了精准红外热成像筛查综合服务方案。热成像人体测温的原理源自红外辐射。热成像通过检测人表面的热辐射进行测温,基于人体测温大数据,在1秒内就可得出初步体温结果,与传统人工测温需要每人5秒-8秒相比,大大提高了效率,且规避了直接接触的风险。

  除此之外,AI测温系统上线、医疗服务机器人交付武汉火神山医院……疫情期间,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大显身手。

  锤炼科技创新能力

  战“疫”越来越高科技,正在锤炼国内科技创新能力。

  日前,工信部发出倡议书提出,尽快利用人工智能补齐疫情管控技术短板,快速推动产业生产与应用服务;优化AI算法和算力,助力病毒基因测序、疫苗及药物研发、蛋白筛选等药物研发攻关。

  “在疫情面前,追求安全、快速、精确,对算法和人工智能都将是一次锤炼,过硬的技术将得到认可。”上海一家企业的负责人透露。

  川财证券分析师陈雳表示,面对疫情,中国科技企业纷纷发挥各自科技优势全力投入战“疫”,以信息化手段为疫情防控和保障社会平稳有序运行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从行业整体来看,本次疫情对计算机公司的影响小,行业长期向好逻辑没有改变,并且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将加速云化、数据化、智能化进程。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