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防控工作,部领导统筹谋划、靠前指挥,所属高校迅速响应、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建强指挥体系,全面统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党的全面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政治保证。各高校第一时间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由校领导挂帅,学校医疗、后勤、保卫、学工、离退休、信息化、宣传等部门协同联动的防控工作组织指挥体系,结合各校实际制定防控方案,分级分类明确责任。北航采取“专班专组”机制,确立“一办十组”组织模式,成立专项小组加强督查督办,统筹全校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哈工大大年初一抓紧部署一校三区防控工作,精选20余名具有非典、甲流抗击经验的党员领导人员组成工作组,确保各项工作部署1小时内响应到位。西工大注重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一场战‘疫’一次考验,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等使命担当活动,数百名机关党员干部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南理工迅速组建综合协调、宣传教育、医疗防治及应急处置等9个工作组,形成条块结合、职责明确、高效协同、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
织密防控网络,实施网格管理不留盲区死角
抓好疫情防控,关键是把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各高校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建立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遗漏的防控网络,精准掌握师生动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北理工抓住疫情防控工作“四个关键”和“五个全覆盖”,紧盯关键时点、关键方面、关键场所、关键人员,实现全体学生信息、留校学生保障、教职员工防护、教育教学安排、宣传引导信息服务全覆盖。南航分层分类实施精准防控,对来自疫区、接触确诊者或疑似人员、接触疫区人员、身体健康异常、非疫区返宁的“五大人群”采取差异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坚持隔离、观察、诊断、送医、上报“五个第一时间”,严密防范潜在疫情。哈工程加强对教职工返校管控,建立“三个14日”隔离观察措施,分类对教职工开展观察、隔离等工作,确保阻断疫情传播渠道。北航建立学院管控、校门管控、楼门管控、一卡通电子记录、“疫情防控通”平台“五道防线”,每日数据相互比对和联动印证,形成全集人员数据信息,建立了全面、准确和动态更新的工作台账。
狠抓责任落实,扛起维护师生健康政治责任
投身防控疫情一线是践行初心使命的磨刀石、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部党组印发的《关于加强党的领导、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要求,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具体单位、岗位和人员,做到管控精准、协同顺畅、落实迅捷、保障有力。哈工大研究制定的疫情防控工作专项应急预案,紧盯“提前返校学生、异地返校教工、留学生、校内商户、外来人员、校医院”6大风险点,研判风险隐患、压实防控责任,确保施策精准、责任到位。南理工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督查方案,明确了环节要求,强化监督检查,促进学校防控工作要求落细落实。南航强化执纪问责,对履行主体责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两起教职工瞒报漏报有关信息的行为给予全校通报批评处理。
强化条件支持,构筑协同有力的防控保障
高校疫情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校一盘棋,各方面协同协作、尽锐出战。各高校按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要求,加大防疫物资储备,设立专门留观隔离区,及时有效做好隔离、诊断、送医等工作,统筹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加强线上教育资源准备,积极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西工大加大校园排查、防护、消毒等措施,多方筹措了一批消毒液、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防控物资用于防控一线,开设专门供应点为教职员工提供平价蔬菜和生活用品,为独居老人提供上门送菜服务。哈工程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学校专职心理咨询教师24小时为师生提供疫情心理援助服务,有效缓解咨询师生的紧张情绪。北理工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升精准筛查能力,开通新冠肺炎在线问诊,组织专业医生团队快速响应,为师生员工和家属健康保驾护航。
各高校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部党组部署安排,不断完善防控方案,压实压紧防控责任,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