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9月1日正式启动实施进口货物“两步申报”改革试点,符合条件的企业无需一次性提交全部申报信息及单证,便可先将货物提离海关监管场所,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完整申报。此项改革将减少进口货物因等待申报所需单证而产生的滞港时间,实现海关对物流最小化干预甚至不干预,大大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目前,杭州、宁波、青岛、黄埔、深圳等海关已相继开展试点。
据了解,今年6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继续简化一体化通关流程,实施进口概要申报、完整申报‘两步申报’通关模式改革,大幅压缩通关时间”。为落实国务院部署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保留原有申报模式的基础上,海关总署决定实施以概要申报、完整申报为主要内容的进口货物“两步申报”通关模式,通过构建高效便捷、灵活开放的申报制度,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通关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申报中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进一步简化流程,提高通关效率。
据介绍,“两步申报”不是“两次申报”,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申报”。在这种通关模式下,企业不需要一次性提交全部申报信息及单证,整个提交过程可以分成两步走。即企业仅凭提单的主要信息,就可以完成概要申报(第一步申报),如果货物不需要查验,即可将货物提离海关监管场所;在运输工具申报进境起14日内再完成完整申报(第二步申报),补充提交满足税收征管、海关统计等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和单证,按规定完成税款缴纳等流程。
海关总署综合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两步申报”是适应国际贸易特点和安全便利需要所采取的一项重要通关改革措施。进一步将海关监管环节予以“前推后移”,实现海关对物流的最小化干预甚至不干预。对企业而言,加快了企业提货速度,减少了货物在码头的滞留时间,压缩了进口成本;企业可有更充裕的时间准备报关资料,减少申报差错;此外,企业可自行选择“两步申报”或现有模式,提升适应度和选择上的灵活自主性;两步申报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通关服务,有效降低企业在货物口岸通关中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进一步简化流程,提高通关效率。
8月23日,全国首票进口货物“两步申报”改革试点业务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落地。该票业务由舟山中外运报关有限公司申报进口,进口货物为冻鲣鱼。据介绍,正常情况下,从企业准备申报到准予提货整个流程由原来的4小时缩短至1分28秒。
参与北京海关两步申报首批试点的北京岱摩斯变速器有限公司关务经理杨振华女士介绍说:“我们是生产型企业,每周都有韩国发给北京工厂的货物。由于是近洋运输,船期很短,往往货物到港后报关单据还没准备齐全,影响通关和提货效率。两步申报试点后,我们只要申报9项基本信息就可以提货,之后再进行完整申报缴税,大大减轻了准备单据的压力,有效缩短了提货时间。海关新的通关模式给企业增加了选择,减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我们非常欢迎。”
黄埔海关将“两步申报”改革与海运口岸24小时智能通关改革相结合,形成政策叠加效应。“以前相当多的通关时间都耗在了集中准备申报资料上,现在货物不需要查验的话可以即到即提离,马上投入生产,又快又方便,各方面的成本都会有一个大幅的降低。”广州保税区新纪元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育文说。
“‘两步申报’在给企业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对海关内部管理流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改变了货物的通关验放模式,还将对风险防控、信用管理、综合治税等海关传统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带来一系列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海关总署综合司有关负责人坦陈,“两步申报”将促进海关全面履职,打造国际先进的通关制度。
海关总署要求,海关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增强推动“两步申报”改革试点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到位,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确保此项改革年底前在全国海关顺利推开。此外,要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和指导,充分尊重企业意愿和市场规律,在企业充分理解配合的前提下推进试点工作,把好事办好,充分释放海关改革红利。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