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在上海举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产业论坛环节,华为公司常务董事汪涛认为,到2025年企业对AI的采用率将达到86%,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将逐步进入千行百业,与实体经济产生全方位的融合和碰撞。
汪涛提到,人工智能在中国已经规模的进入了机器人、安防、金融、教育、自动驾驶等多个行业,占据了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60%的规模,驱动社会快速发展。
汪涛预计,到2025年企业对AI的采用率将达到86%,人工智能的发展将走入快车道。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将逐步进入千行百业,与实体经济产生全方位的融合和碰撞。
汪涛称,人工智能技术需要三个方面来进行势能,包括算力、算法、算据,这三个势能因素里面算力是其中关键之关键,“谁的算力强,谁在人工智能上会走的更快、更远。”
根据预测,AI的算力每年增长10倍以上。算力对全行业自动化转型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汪涛提到,2018年三季度和2019年的今年一季度,华为分别发布了我们昇腾芯片和鲲鹏芯片,鲲鹏芯片致力于打造更强大的算力,昇腾芯片打造使能人工智能的NPU。
华为希望通过鲲鹏+昇腾的加入,使得计算产业进一步走向多样化,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对算力的充裕性和可获得性,它的普惠AI的需求。
汪涛称,基于昇腾310的华为云服务早已经上线,并且已经开发了50多种AI应用,能在云图像分析服务、OCR服务、视频分析服务多个场景下提供超强的算力。“我们日均训练作业任务超过4000个,运行32000小时,视觉类作业占据85%,云类作业占10%,机器学习5%,我们ModelS开发者超过3万多个。”
汪涛透露,今年1月7号发布的鲲鹏CPU——鲲鹏920,是业界性能最强的基于ARM、用于服务器的处理器。鲲鹏CPU具备高性能多核并发、高吞吐以及原生算力重构的四大优势。
汪涛提到,“过去一年里面已经将我们鲲鹏运用在对客户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服务之中,包括我们的服务器、存储、数据库、大数据,还有我们线上的云。我们用鲲鹏打通全链条,来率先完成我们系统级验证,推动鲲鹏生态的繁荣奠定一个基础。”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3月1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6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9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0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9万亿元。...
2024-03-19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