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几天的预热后,雷军终于在前天的新品发布会上公布了小米9的最终售价:2999元。这款被寄予厚望的小米高端旗舰机终于在小米式的营销手法中得见真容。在小米9发布之前,关于其定价在微博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外界普遍认为小米9将以3299元起售。不过,雷军最终还是定在了2999元。
在发布会现场,雷军坦言小米内部关于小米9的定价争论很激烈,担心步子迈得太大,超过了米粉的承受力。
事实上,此次小米9的发布也标志着雷军在年初制定的双品牌战略的完全落地:红米主打极致性价比,小米主攻高端旗舰市场。
在小米9发布之前,雷军就开始在微博放风,表示小米9要抛弃性价比的束缚,专心做最好的产品。消息一出,就有米粉开始担心恐怕以后没钱买小米。而也有网友在雷军微博评论区表示不会入手低于3000元的小米9。一边是雷军提前打预防针,急于撕去高性价比的外衣;另一面则是网友和舆论的各种猜测。
那么,“抛弃”性价比的小米9真能打响进军高端市场的保卫战吗?雷军此举背后究竟有何意图?这种策略能够在2019年给小米带来实质性地转变吗?
双品牌拆分,小米9身负重担
作为红米独立后,推出的首款小米旗舰机,小米9在股价下跌、中国区销量暴跌等多重背景下诞生,因此其发布备受外界关注。而关于小米9的定价更是引发激烈讨论。
事实上,这不是雷军第一次给小米系列手机涨价。自雷军发布第一款小米手机后,便表示小米要主打性价比,将利润全部返还给消费者,因此从小米一代到五代,小米系列手机的起售价均在1999元。不过这一定价体系在小米6问世后发生了变化,其标准版的起售价上涨500元,变为2499元。
当时柳先生就表示,小米之所以打破沿用多年的定价体系,是因为彼时的红米已更新至第四代,小米手机售价已与红米手机成左右手互搏之势,因而雷军只能从价格上将两者区分开来。再到2018年的小米8,售价提升至2699元。
如果仔细观察OV和华为等手机厂商的定价体系,那就很容易理解小米9的提价了。作为曾经的国产手机销量冠军,彼时的小米何等意气风发,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便被华为超越,如今更是跌落至国内第五的尴尬境地。除了创新力缺乏,品牌定位模糊也是造成小米手机很难往高端旗舰市场进军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看到,在今年1月10号,雷军进行了双品牌拆分,让红米Redmi系列对比荣耀系列手机,而小米则以华为P系列为目标,MIX系列则对标华为的Mate系列。
不过,在经过几年的核心技术研发和品牌积累后,华为不仅依靠P系列和Mate系列在国内和全球的高端市场站稳脚跟,而且其荣耀系列手机也在中低端市场大放光彩。我们可以对比下两者的手机起售价:2018年华为Mate20系列手机起售价为3999元,而小米的MIX3系列则为3299元;华为P20系列手机起售价为3788元,小米8系列发售价则为2699元。虽然小米在价格上更有优势,但依然阻挡不了华为在高端市场一路攻城略地。
因此,小米9的涨价既是为自身的品牌升级造势,彻底“抛弃”过去的高性价比外衣,也是在试探米粉对小米高端旗舰机的价格底线,从而重塑自身的手机定价策略。另外,2019年是小米实现突破至关重要的一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虽然小米在全球保持着1.4%的增长,但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小米在去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同比暴跌34.9%,市场份额跌落至国内第五名。
因此小米9既承担着狙击华为,又要担负起小米向高端市场进军的重担。
销量和用户下滑,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堪忧
在柳先生看来,2月20号的这场发布会其实就是小米9手机定价发布会,因为在此之前,雷军已经连续6天在微博上与米粉进行“恳谈”,不仅提前打好了提升售价的预防针,而且连小米9的配置和最新卖点都提前公布了,例如双拼 GPS、后置三摄像、CNC 微雕工艺等,甚至将“用料超足”这样的词都用上了。
从这点可以看出小米9抛弃性价比,转而提升售价的真实意图:高性价比已经让小米没多少利润可以转让给第三方渠道和零售商了。而销量和用户量的下滑,更是让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收入堪忧。此前,雷军在上市股东信中公开强调,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之所以如此强调,是因为互联网服务的高增长率和高利润。据悉,小米在这块的毛利率高达67%。在线上互联网收入中,小米有7成的收入来自于MIUI 系统中的应用商店广告位,但这一收入是建立在海量手机用户规模之上的。
如今,小米在中国区的销量暴跌,这也变相意味着其互联网服务收入缩水。根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追踪报告显示,从2018年5月开始,小米商店的用户量已经逐渐停止增长,而最近一个月更是出现下滑。
按照这样的逻辑,如果小米的销量继续下滑,那么为了稳定线上互联网服务的广告收入,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小米手机里的广告,但这样做又会进一步伤害小米的品牌价值。去年P2P行业接连出现暴雷,但小米还推送了P2P广告,这也引发了巨大争议。此外,在2019年,小米的互联网广告营收还将面临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此前,互联网广告投放商主要集中在快消品、游戏、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方面。但从2018年开始,这些行业均受到不同层面的监管和约束,因此其市场需求渐显疲软,从而导致其广告投放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缩水。这是小米2019年线上服务收入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
小米的成败目前依然取决于中国市场
从目前来看,柳先生认为小米的成败短期内依然取决于中国市场。虽然小米在全球各地都出现了市场份额的增长,例如,小米在印度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保持销量第一的业绩,在印度尼西亚,小米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但小米依然没能实现太多的盈利,这是最为尴尬的地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小米在国外的主力机型仍然以廉价的性价比手机为主。以小米最为倚重的印度市场为例,官网销售的手机机型绝大部分都是500—1300左右的红米手机,小米系列机型只有两款。
而最致命的一点就在于小米的海外手机用户量基数大,但却赚不了钱,这是因为在海外市场,谷歌公司强制要求手机厂商预装它的应用商店 Play Store,这变相切断了小米应用商店在海外的互联网广告收入来源。而手机视频和音乐又被Netflix 和 Spotify这两家公司所把持,因此指望海外市场盈利并不现实,至少在短期来看是这样。
此次小米9提价也可以看作是雷军的“无奈之举”,在苹果因XR/XS系列手机销量不佳而开始大幅度降价后,华为、OPPO、VIVO也随即开始重新调整定价策略。对小米而言,其不仅需要面对苹果手机的降价俯冲压制,国产其他友商对其更是严防死守。
但无论怎么样,中国市场依然是小米必须死磕的阵地。丢了这块市场,其智能家电业务和AIoT战略的落实也会出现松动。
小米9的发布能否成为其进军高端市场的拐点,目前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5G手机和可折叠手机还未正式大规模商用时,所有手机厂商都将进入深水区进行短暂摸索。在这段时间,除了提升技术研发实力,强化品牌价值外,似乎也没有其他方法来助力小米的手机业务了。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