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AI、纳米生物都在列,美国拟管控新兴高技术出口
第一财经 | 来源:第一财经 浏览次数:1211
摘要:

亚马逊,苹果,谷歌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美国高科技公司以后再要出口他们的高科技产品,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

  亚马逊,苹果,谷歌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美国高科技公司以后再要出口他们的高科技产品,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根据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本月19日发布的关于法规制定提案的预告(Advance notice of proposed rulemaking,ANPRM),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自动驾驶、机器人、纳米生物、芯片等都可能因为涉及国家安全等原因受到出口管控。目前,这些公司都拒绝向任何媒体发表评论。

  这项预案提出了14大类“新兴和基础技术”。 几乎所有的高科技公司都“中枪”,不过好在这还不是铁板钉钉的事情,美国政府将在今后一个月内征求公众意见,具体来说就是先需要如何给各个产品定性。所以这些高科技公司还有机会提供证明材料说明什么是该被禁止出口,什么则不涉及到国家安全。

  31天征求意见期

  拟实施的高科技出口管控清单征询意见方案在硅谷引起轩然大波。该方案提出了甄别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新兴技术定义,旨在保证美国在科技、工程和制造领域的领导地位不受影响。

  提案中的“新兴和基础技术”包括了生物技术、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技术、导航和定时定位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先进计算技术、数据分析技术、量子信息和传感技术,量子信息和传感技术、物流技术,增材制造(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机器人, 人脑-电脑接口技术,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先进材料技术,以及先进监控技术等14大类。每个技术大类下还细分成各个小类别,例如人工智能大类内,遗传算法、人工智能芯片、人工智能云技术等11类。

  此次提出的14大类产品是政府部门的框架性指导方向。“对ANPRM的回应将有助于商务部和其他机构识别和评估新兴技术,从而更新商务管控清单(Commerce Control List, CCL),同时不损害国家安全或妨碍美国产业跟上新兴领域国际发展的步伐。”预案提到。

  公众可以对这些分类本身提出意见,也可以对每个小类别中的具体出口管制产品代码(Export Control Classification Number,ECCN)提出意见。这些意见将帮助审查机构进一步细分“新兴和基础技术”,直到细分能具体到出口管制产品的代码层面。

  当然,美国工业与安全局也给出了反馈的框架,例如,反馈可以包括对如何定义和识别新兴技术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如何确定一个大类别中是否存在一些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特定技术;该产品或技术是否在国外存在开发类似替代技术的情况等等。

  清单不需要国会投票或法律审批

  美国商务部的这个预案并非突如其来。今年8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以已故亚利桑那州参议员约翰·麦凯恩命名的2019年《国防安全法案》(NDAA),其中包括《出口管控改革法案》(Export Control Reform Act, ECRA)和《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Foreign Investment Risk Review Modernization Act ,FIRRMA),分别从产品技术出口和外国投资两方面,收紧外国和在美国的外国人获得先进技术的机会。法案把以前对军事和军民两用技术的限制扩大到了“新兴和基础技术”领域。

  这两个法案都只是提供原则性框架法源,指导负责执行出口管制的工业与安全局(BIS)和负责审查外国投资的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堵住以往的审查漏洞。法案都没有具体说明如何执行,需要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和外资投资委员会的上属机构财政部提出具体的方案。

  此次公布的出口管控清单就是将《出口控制改革法案》中提出的限制“新兴和基础技术”具体化的一个步骤。

  《出口控制改革法案》已经授权商务管制清单来限制“新兴和基础技术”的流失。12月19日,征询意见期结束后,工业与安全局就可以决定具体的管控清单,不需要任何国会投票或者其他的审批过程。

  高科技产品出口或将举步维艰

  那么这个出口管制清单到底有什么效力呢?一旦将这14个大类中的任何一个项目确定为需要管控的新兴技术,工业与安全局可以根据他们的敏感程度和出口对象,进行各种程度的限制,其中包括出口许可证,最终用户限制,直到完全禁止出口。

  目前虽然《出口控制改革法案》已经生效,但是因为 “新兴和基础技术”尚未被定义,这些商品或技术没有被归类为“新兴和基础技术”加以限制,而是被归入出口管理条例99(EAR99)项目。EAR99项目不列入商务管制清单,所以只要不是最终出口到美国政府禁运的国家或者被制裁的公司手上,就不需要申请出口许可,可以自由交易。然而,一旦被移出EAR99项目,而列入商务管制清单,这些商品或者技术的出口手续就复杂得多,甚至无法出口。所以,企业们会抓紧机会在为期1个月的公众意见阶段,提出各项证据,证明限制出口该商品或者技术会给它们在美国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