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人工智能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张梓钧近日在高交会期间表示,预计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有望达到接近1000亿元。而随着产业未来的高速发展,到2020年甚至有可能超过1600亿元。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近三年人工智能的投资也非常火热。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规模已达120亿元,2018年前三季度投资规模超过2016年、2017年的总和。
不过,国投创新投资总监吴国锋在高交会期间提醒说,AI(人工智能)估值偏高,动不动都是几十亿美元的融资。大家看好人工智能的前景,但这对创业公司来说并不是好事。当估值过高的时候,持续融资就有很大的压力。这一轮融资高估之后,下一轮投资机构进来就变得非常艰难。
“二级市场、一级市场,都需要合理的估值,健康的投资环境对创业者来说更好。现在只要带‘人工智能’几个字,动不动都是几亿美元起步,所以对于整个投资环境来说,目前不是特别健康。”吴国锋说。
面对火热的投资,人工智能需加快落地才能创造更多商业价值。以计算机视觉为例,2018年中国计算机视觉领域获得超过230亿元的投资,在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当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吴国锋认为,计算机视觉是目前变现最顺利的人工智能技术。根据中国信通院2018年2月发布的报告数据,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中计算机视觉占比37%,以80亿元的行业收入排名第一。
其中,安防影像分析是目前计算机视觉最大的应用,2017年占比约67.9%,但目前新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创新涌现,例如无人驾驶、医疗影像,但现在没有大规模普及,都还是在初级阶段。
视觉人工智能技术供应商虹软公司的CEO邓晖认为,在iPhone X的引导下,未来人脸识别有望成为生物识别主导技术,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在物体和场景识别方面,技术成熟度较低,需要大量优质细分应用场景数据,不断迭代该特定应用场景的算法。
邓晖认为,随着智能终端设备数量的增长,采集的图片视频包含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计算机视觉将会扮演关键角色。
除智能手机、安防行业外,汽车行业也是虹软最为看重的一种应用领域。研究数据显示,到2020年,联网汽车预计达到1.6亿辆,而每辆汽车上面可能会有十几个摄像头及各种各样和视觉相关的应用,构成一系列控制系统和监控系统,以保证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安全和方便。
邓晖预测,车载视觉将是视觉人工智能下一个增长引擎。未来,在制造业,比如大理石、木地板的挑选与制作环节,还有大量的视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空间。
因此,邓晖表示,虹软将开放视觉人工智能平台,希望两年内发展10万用户,加速应用落地以及生态形成。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加速发展,智能手机正在拥抱这一新机遇。苹果、三星、华为、荣耀、vivo、OPPO、小米、魅族等企业纷纷布局AI(人工智能)手机,推动AI技术在手机行业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024-03-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应用场景丰富的独特优势,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