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这个专业人才全球奇缺,待遇高,清华、浙大等顶尖高校纷纷开设!
百家号 | 来源:百家号 浏览次数:1470
摘要:

9月17-19日,全球瞩目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这一大会,不仅吸引了众多科技大佬的关注,更是在教育界掀了一场讨论。

9月17-19日,全球瞩目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这一大会,不仅吸引了众多科技大佬的关注,更是在教育界掀了一场讨论。

会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倡议设立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旨在建立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学术交流平台,持续推动国际学术性交流与合作。

人工智能的热潮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目前,我国高校也不断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引进、课程设置、科研力量的投入。

湖南大学2016年成立的机器人学院,标志着“人工智能”正式被拉入高校的课程设置范畴。2018年,西安交大的“人工智能试验班”面向全国招生。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有71所高校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设置86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今年全国高校首批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已布局建设57个人工智能类项目。

很多人会有疑问,想从事人工智能那么该读什么样的专业呢?

人工智能的直接支撑学科:电子、计算机、机械、材料。

人工智能直接相关的本科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2004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大学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这是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高等教育的开端。截止到2017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此专业的高校已达36个。

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大,前景非常好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技术是引领未来的创新性技术,且在国家经济以及互联网、大数据及超级计算机的发展之下,AI技术的发展也进入了具有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发自主操控等特性的新阶段。

国内现有的以BAT为首,外加科大讯飞四所公司所构筑的的人工智能平台,基本成为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四大支撑。

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2017年全球新兴人工智能项目中,中国占据51%,数量上已经超越美国。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中国却只有5%左右,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超过500万。

《2017人工智能就业市场供需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人工智能的人才需求增长近3倍,并且40%拥有AI技能的人才现阶段薪酬区间主要集中于10001元至15000元/月,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人工智能在互联网岗位薪酬排名中位列第三。人工智能管理岗平均薪酬在 20k 以上。

声音认知是人工智能的新热门领域,相对其他岗位求职者数量增加导致薪水趋于平稳,声音认知一枝独秀薪资涨幅领先,平均薪酬从 2016 年的 20.5k 增长到 2017年的 27.6k。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