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会“放过”艺术吗?
百家号 | 来源:百家号 浏览次数:1042
摘要:

咱们扪心自问,假如我们是人工智能或者是研发人工智能的技术人员会放过艺术吗?

咱们扪心自问,假如我们是人工智能或者是研发人工智能的技术人员会放过艺术吗?

显然不会,第一我们要是人工智能艺术简直就是高维度的创造怎么能不去做呢?人类是解决生理需求就开始追求精神生活,人工智能又没有生理需求……第二假如我们是研发人工智能的技术人员,那就更不会放过艺术了。艺术的根基是技术、功底,这不是技术人的本分吗?而且这要是成功了对技术人员来说就是最大的鼓舞和动力。

所以,人工智能不会放过艺术,一开始就冲着艺术去了。

巴黎大皇宫的展览展出的1989年—2017年间制作的约20个艺术作品。作品形式格式不一: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甚至还有身临其境的艺术装置。

很多人看了都不表示,它们画的再好也是死的,没有灵魂。

这点其实有点偏激了,人工智能一方面可以自行创作,另一方面也是可以辅助人类进行创作。

人工智能不放过艺术等于说人工智能要代替艺术创造的主体,它们只是会进入艺术而不是艺术进入它们。

举个例子:服装设计师们都是从事艺术创作吧,可是他们在绘图或者寻找灵感的时候都会有在网上很多色彩自动组合的软件里去寻找灵感,会用很多智能设备进行构思成图。然后才进行手工操作。如果人工智能有这方面的能力,那么肯定有很多设计师会使用到这些技术。

那么人工智能在此扮演的只是艺术里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不放过艺术而是在成全艺术。

反倒是现在,很多品牌拿着网上的大牌这里抄抄,那里改改甚至是直接照搬然后肆意宣传说自己是原创。这么看来还不如人工智能呢,最起码人家程序编排好出来的可以不是千篇一律的。

要是觉得用人工智进行创造是不尊重艺术,那么人类得先做到尊重艺术。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