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谈癌色变”是不少患者及家人的共同感受。人工智能新技术对肿瘤治疗有何帮助?用人工智能辅助治疗肿瘤还有多远?近日在京举行的2018全国医学物理大会上,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为人们“勾画”了一幅未来肿瘤治疗的智能新图景。
“人工智能代表着未来,它集合了人类多年来的行医经验和智慧,尤其是一些优秀的医疗机构和专家积累多年的数据,依靠人工智能方法训练,未来欠发达地区也能享受到一流专家的治疗方案。”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邢磊在会上说。
“人工智能辅助肿瘤治疗体现在,辅助医生识别和勾画肿瘤及正常器官,辅助医生进行疗前、疗中、疗后治疗效果的预测,辅助放疗物理师进行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等方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专家门阔介绍,依靠核心算法、训练神经网络模型,人工智能可以深度学习大量已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的患者数据,用模型来完成新患者靶区和危及器官的自动勾画。
医学物理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胡逸民认为,通过学习过去的病例,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肿瘤辅助诊疗技术能达到人类医生70%至95%的水准。不出意外,未来五年内能够达到百分之百,甚至超过现阶段人类医生的判断水平,大大提升肿瘤治疗的效率。
“当前,我国放疗患者的治疗需求巨大。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满足更多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需求,同时提供高质量的精确放射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李晔雄介绍,2017年放疗科收治患者6300多例,医生一直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且不同医生的水平也不相同,人工智能将助力医生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服务。
“放射治疗,医生是看不见肿瘤的,也看不见肿瘤周围脏器的连接关系,依靠的就是医学影像。”胡逸民说,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肿瘤治疗中医生不仅能清楚定位肿瘤病灶位置,更能了解病灶的范围及演变规律,这为更加准确地分析病情奠定了基础,是肿瘤治疗的关键一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副主任胡伟刚表示,人工智能有助于提高放疗疗效并减少毒副作用,有利于更加精准地检测、诊断肿瘤并制定个体化的精准治疗策略,促进行业规范的形成。
“未来,人工智能放疗技术还可用于临床教学,为不同层级的放疗单位开展标准化临床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让优质的肿瘤诊疗技术下沉到欠发达地区,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等问题,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助理、放疗科副主任戴建荣说。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加速发展,智能手机正在拥抱这一新机遇。苹果、三星、华为、荣耀、vivo、OPPO、小米、魅族等企业纷纷布局AI(人工智能)手机,推动AI技术在手机行业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024-03-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应用场景丰富的独特优势,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