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网站发布了2018《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其中华为、大唐、中兴、紫光等国内积极“造芯”的企业纷纷入围,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造芯”成绩单!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排名17
麒麟970芯片是华为海思推出的一款采用了台积电10nm工艺的新一代芯片 ,是全球首款内置独立NPU(神经网络单元)的智能手机AI计算平台。 华为的新款芯片麒麟970,为推出的旗舰机型Mate 10和其他高端手机提供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低的功耗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排名102
大唐微电子双界面CPU卡安全芯片高安全、低功耗的CPU内核,具有多种芯片容量配置,芯片已通过国际EMVCo、国密二级、银联卡芯片安全等多种认证及标准规范,可为金融支付、公共服务、公共交通和高安全行业增值服务等多领域用户提供服务。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排名154
RoseFinch7100基于中芯国际55nm超低功耗、射频、嵌入式闪存(55nm ULP RF eFlash)工艺平台制造,是专门针对超低功耗物联网应用开发的技术平台,基于稳定成熟的55nm逻辑及混合信号工艺,Rose Finch7100为单芯片设计,外围极简,支持R14全频段,在数据采集处理方面,RoseFinch7100集成超过30个外围接口,适应更多行业。芯片内部集成了开放的应用处理器(MCU),用户可以轻松定义外围接口,运行自定义程序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且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独立部署”和“外挂通道”两种推荐解决方案。
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排名213
昆仑是百度自研的中国第一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其中包含训练芯片昆仑818-300,推理芯片昆仑818-100。这块芯片基于百度CPU、GPU和FPGA的AI加速器的研发,在推出之前已经经历了20多次迭代。根据昆仑的理论性能,它能在100W以上的功耗提供260万亿次/秒的运算速度,是目前业内算力最高的AI芯片。参数方面,昆仑芯片将由三星半导体代工,采用了14nm工艺,与传统桌面处理器不同,昆仑AI芯片由数目庞大的小核组成,内存带宽达到了512GB/s。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 排名229
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研发的国内第一颗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由1000人团队历时2年,耗资10亿美元研发成功的芯片,将于今年内在武汉长江存储基地实现量产,并将有力提升“中国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综述:本文仅列出国内几个热门的“造芯”企业,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企业积极研制“中国芯”,对此,我们一样表示敬意。未来,有了这些企业的努力,相信在芯片技术上,我们会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