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 来源: 浏览次数:2614
摘要:

当前,厦门市正在大力推进“双千亿”工作,即重点打造12条千亿产业链群,力争到2020年其中10条产业链群达到千亿规模;重点实施10个千亿投资工程,形成一批支撑城市快速发展的新增长极。

  

厦门火炬高新区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当前,厦门市正在大力推进“双千亿”工作,即重点打造12条千亿产业链群,力争到2020年其中10条产业链群达到千亿规模;重点实施10个千亿投资工程,形成一批支撑城市快速发展的新增长极。在厦门重点打造的12条千亿产业链群中,有多条产业链与数字经济产业直接关联。

  抓住数字化发展契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厦门火炬高新区着力围绕“新产业、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等“五新”发展路径,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加速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进一步当好建设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主力军。

  如今的火炬高新区,已是名副其实的数字经济园区,2017年,火炬高新区数字经济营业收入达2417亿元,同比增长18%,占高新区总营业收入85%。

  数字经济提速增长的背后,是产业集聚、完善链条在发挥效应。目前,火炬高新区已布局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集成电路、LED、软件信息服务业(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覆盖“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力求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构筑先发优势。

  “作为深化改革的探路者、自主创新的策源地,厦门火炬高新区将努力在‘数字中国’建设上有新作为。”火炬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按照规划,园区将从领军企业、创新平台、专家团队、研发机构、产业基金五个方面,全面推动集成电路、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打造“龙头企业+应用技术研究院+专业孵化器”新型产业创新链,重点培育高创新性、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重点引进企业研发人才、商务运营人才、技术创业人才、国际交往人才、园区管理人才;建立“走出去、引进来”的国际产业对接通道,助推国内企业“出海”。

  一方面聚焦数字经济,完善产业链条;一方面完善产业生态,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近年来,火炬高新区深入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出台“创新十条”“智能制造十条”等举措,基本形成覆盖“苗圃(创新社区)—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产业创新孵化全链条,建立起成果交易、公共技术平台、人力资源、创业投资、产业基金、科技担保及小贷等专业服务支撑体系。

  接下来,火炬高新区将深入实施八大创新工程,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具体包括:服务型政府构建工程。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服务便利化;创新社区建设工程。重点打造软件园三期等创新社区,打造15分钟创新创业生活圈;优质企业培育工程。按照“班子成员+业务处室+园区单位”的工作机制,继续开展企业“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切实摸清企业的需求与痛点,提出精准的扶持措施;两岸协同创新工程。全力支持台湾青年来厦就业创业,建立更高层次两岸融合创新机制;创新生态构建工程。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优化科技金融体系,集聚优质中介服务;专业孵化器集聚工程。持续推进集成电路及软件信息技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石墨烯新材料专业孵化器等专业孵化器建设;知识产权强区工程。继续发挥“火炬创新券”政策效应,集聚高水平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开放合作创新工程。打造火炬高新区硅谷创新创业基地,加快厦门中以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加速器等国际化创新基地的建设。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