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未来已来 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
东方今报 | 来源:东方今报 浏览次数:1424
摘要:

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国内外迅速升温,人工智能未来的走向如何?产业转型发展如何和人工智能相结合?6月5日,由河南省科协主办的第九期聚焦中原院士专家智库论坛举行,国内人工智能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分析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

  潘云鹤院士在智库论坛上如此解读:

  最好的方式是把人机智能融合起来,为人类服务

  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国内外迅速升温,人工智能未来的走向如何?产业转型发展如何和人工智能相结合?6月5日,由河南省科协主办的第九期聚焦中原院士专家智库论坛举行,国内人工智能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分析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

  【现状】人工智能在国内外迅速升温

  潘云鹤院士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近几年发展情况,从国外到国内,从产业界到学界,人工智能都是关注的焦点。

  首先是产业界积极行动起来,在国外,谷歌、脸书、IBM、亚马逊和微软等科技巨头迅速行动,2016年9月,这五大科技巨头宣布成立一个人工智能联盟,旨在进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国内公司也不甘落后,百度公司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6年评选的“全球50家最聪明公司”,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华为等公司也积极布局。不仅如此,近年来,民间对人工智能的关注热度也迅速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科学界,中国工程院瞄准AI,于2015年设立了“中国人工智能2.0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

  潘云鹤院士介绍,AI2.0大量新特征已初露端倪。首先是大数据上的深度学习+自我博弈进化技术,很多技术已应用并产生价值。其次,给予网络的群体智能已萌芽。最后,人机一体化技术导向各种混合智能已广泛应用,比如各种穿戴设备、人机协同手术等,尤其在外科和脑手术中已开始使用。

  【未来】新一代人工智能咋应用?

  潘云鹤院士说,大数据智能在智能音箱等方面已有所应用,还能对企业运行进行智能诊断与预警,同时,还可以使用大数据智能对多电站联合调度等。目前,在城市安全的智能化上,已有广泛应用。利用智能感知技术的智能探头、谷歌眼镜等穿戴式跨媒体感知技术、利用AR增强现实感知技术的盲人眼镜等都在其中。

  对于很多人关心的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战胜人类的说法,潘云鹤院士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计算机的智能可以代替人的部分智能,但不能代替人的大部分智能。”他说,这也就意味着,人工智能是不可能战胜人类的。“最好的方式是,把人的智能和计算机的智能融合起来,产生一个新系统进行使用。通过两者联合工作,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5月28日,省政府下发了《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这一关键节点,潘院士应邀来豫作专题报告,分析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将对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特别声明:
转载上述内容请注明出处并加链接。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观点,与中国电子商会官网的立场无关。如有任何疑问或了解更多,请与我们联系。电话:4008 900 668 邮箱:service@cecc.org.cn

中国电子商会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备13044805号
电话: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六路17号院1号楼3层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04号